科研成果


2020年7月,澳门科技大学人员首次分析嫦娥四号着陆区的结构,给出证实冯·卡门撞击坑内部发生过多期岩浆填充事件的证据,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同月,合作研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组RBD蛋白疫苗,成果于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Nature)。9月,发现并还原月球背面盆地的撞击史,剖析月球演化历程,成果发表在《NatureAstronomy》。

2020年7月23日,澳门科技大学深度参与的中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发射。

2020年3月,澳门科技大学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治进行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4月,研发了基于胸部CT影像的肺炎AI诊断系统,2020年最新版本已在国内外多家医院完成部署,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细胞》(Cell)。6月,对湖北、四川、广东等地人群血清中IgG和IgM病毒抗体进行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

2020年2月,澳门科技大学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公布的澳门政府资助的26项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大科研项目中,获得15项,是澳门获得科研资助项目最多的大学。

2019年01月28日

澳科大再次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国家教育部网站日前正式公布了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名单,其中澳门科技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为港澳地区该年度唯一获得此殊荣的高校,这也是澳科大继2014年后第二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此荣誉。

2018年08月10日

澳科大科学家破解“朱诺号”太空船密码助了解木星

澳科大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将在中国未来木星太空船的科学探索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2017年10月16日

糖组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澳科大发现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新标志物

该研究成果是在糖组学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为深入研究糖组学和筛选免疫调节功能的中药成分提供了良好技术平台。

2016年10月17日

澳科大首办研究成果转让洽谈会三地企业云集30个项目签约

来自中国内地、澳门、香港三地逾80家企业共150多人出席了洽谈会,30个项目现场签约。

2016年10月12日

澳科大囊括2016澳门科学技术奖励2项一等奖

标志着澳科大在上述研究领域的水准和成果已居于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