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科研机构及实力
澳门城市大学的11个经济研究所
澳门城市大学经济研究所是基于服务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区政府产业规划制定和实施,服务澳门社会各界瞭解内地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内地投资等多方面需求而设立的一个研究机构。
1) 主要研究范围包括:
澳门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澳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澳门民生改善研究;澳门社情民意调查研究;澳门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经济社会研究;中国改革研究;中国外向型经济研究;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经济一体化研究等。
2) 澳门城市大学经济研究所由著名经济学家、统计专家,原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博士担任所长,由澳门、内地一批著名学者、专家组成研究团队,秉承客观、真实、科学研究宗旨,值得社会各界信任和期待。
3) 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是经国务院港澳办和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澳门城市大学和辽宁大学共同建设的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4) 澳门发展研究所
2014年2月,澳门城市大学教育学院正式成立,以确保澳门发展研究所高水平办学的延续,继续开办教育学博士和硕士学位课程。两研究生课程均设有三个专业方向:教育行政管理、成人教育和教育资讯技术。学院广邀海峡两岸的教育界大师为客座教授,如黄富顺、吴莲赏、王政彦 、吴明烈、陈丽、张伟远、韩锡斌、程建钢、石伟平、顾小清、孙玫璐、冯晓英、乔爱玲、郑勤华、王楠、梁文慧和李昕教授等,呈现巨擘辉映、名师汇集的盛况,在确保教育学院教学的高质量之外,也确立了教育学院在澳门教育界至全国的学术优势地位。
此外,在研究生的培养方面,教育学院亦经常举办海峡两岸间的学术文化交流访问活动,亦积极规划国际及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及研究生论坛,同时亦承办研究生论坛与院长高级研修班等系列活动,众多著名学者齐聚一堂,分享讨论教育新知,以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质量及国际视野,为高等教育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5) 澳门文化产业研究所
澳门文化产业研究所由澳门城市大学与中南大学合作共建。实行双所长管理体制,由欧阳友权教授和李嘉曾教授共同担任所长。
该研究所致力于澳门文化资源研究开发、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品牌培育推介,基于现有基础,与澳门政府和相关企业密切合作,策划和打造澳门城市品牌,推动澳门的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研究所将遵照教育部关于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有关精神,创新内地与境外高校的合作机制。领域包括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专业人才,相互支持学科建设,分工协作开展项目研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与国际知名度。澳门文化产业研究所,不仅有利于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助于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长互补。积极探索内地高校与境外高校合作的长效机制,促进双方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6) 葡语国家研究院
本研究院以学术研讨、高端讲座、高峰论坛、课题研究、论著出版、谘询服务、商务会展为主要形式。运作。先后举办举办“葡语国家发展论坛”与“中葡部长级论坛”。出版《葡语国家发展报告》蓝皮书。与多所葡萄牙语系国家大学建立校际合作。本校开设的葡文学制课程达18门,含语言学、文化学、教育学、历史学、数学统计、社会工作、电脑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其中学士学位课程16门,硕士学位课程2门。葡文学院根据现实情况调整原有课程,修订和增设新的课程,招收中葡双语学士、硕士、博士,为中国、澳门及葡语国家培养应用型、研究型人才。与葡语国家大学采取学分互认模式合作培养人才。葡语国家研究院由大学颜泽贤教授领衔,汇聚澳门、中国内地、葡萄牙等地相关研究人员。
7) 旅游研究所
因应澳门城市大学定位为立足澳门的一所具优质教学、研究实力的综合性大学。研究旨在以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的研究。研究所要为社会服务,既做基础性研究,又做有社会影响的,贴近澳门社会的高水准研究工作,为澳门社会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研究所藉著各种研究项目、研究活动及各类学术研讨会、讲座等,积极与澳门各界及各地的学术机构进行多元的交流合作,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研究所的设施配备以及软体采购方面,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如引入基于PDA的市场调查系统、CATI电脑辅助电话调查系统、网路调查服务系等。
8)“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2月25日我校举办“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一带一路”学术研讨会,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教授,与校董会主席陈明金先生、城大基金会信托委员会副主席刘艺良先生、校董会副主席吴在权先生共同为澳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揭牌,校董会副主席颜泽贤教授、校长张曙光教授陪同揭牌仪式。
心理分析研究院
艺术教育研究中心
英语研究中心
城市治理大数据中心
都市更新研究中心
联合国澳门世界记忆学术中心